李伏清 范佳:“大思政”视域下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的理路与实践探析

发布者:韩晗发布时间:2023-11-19浏览次数:10

[作者简介]李伏清,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范佳,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原文刊发于《红色文化学刊》2023年第3期第95—101页。

[摘 要]作为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程的光辉见证,红色资源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鲜活的素材之一。红色资源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民族复兴的热切期盼、对中国广大人民的赤心忠诚,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百余年的风雨兼程、筚路蓝缕。探索红色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大思政”教育的广度、宽度和深度,有利于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而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实践理路。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大思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杜尚泽:《“‘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人民日报》2021年3月7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结合新生科技、传播媒介、环境变化等要素,求新求变,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创新构建新的思政教学育人体系。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征程的历史见证,如何将红色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实现红色资源的创新性转化与发展,是当代思想政治工作者值得认真探究的时代课题。

一、“大思政”视域下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的现实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与时代同频,红色资源要焕发新的活力生机,就必须实现两者的有机统合。红色资源是宝贵的革命精神财富,是开展党史教育最生动的历史素材。利用红色资源对青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的有效形式。

首先,红色资源为思政课教学提供内容和素材。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2)陈艳:《讲好红色故事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新湘评论》2020年第22期。理论创新的基础是现实的实践,理论内容的来源是历史的确证。红色文化资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和理论源泉,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案例材料。红色文化历史厚重、意蕴深远,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人百余年筚路蓝缕、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一方面,以红色资源作为思政课堂内容的主要来源,可以更贴实地让学生的爱国认同感和归属感产生强烈共鸣,以更现实、生动的方式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感人的革命事迹、鲜活的革命人物、坚毅的革命实践去激发学生的时代使命感,才能把思政课讲的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和有温度,才能用红色资源的“料”,讲出思想真理的“味”。

其次,红色资源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依据和底气。一直以来,“有理可循,有据可依”是开展思政教学课程中最困难、最易忽略的环节之一。红色资源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路径。每一个红色资源的背后都聚焦着一段可歌可泣的真实历史故事,通过红色资源塑造、还原出一个个真实、形象、生动的立体故事线索,可以让原本镌刻在书本上的文字穿越时空的禁锢,真真切切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刻也没有放弃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从香港教材的蓄意诋毁到最近人教版教材插图问题,一系列的事件都证明思想政治工作是青年教育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它关乎民族的兴衰,国家的未来。其一,讲好新时代的“大”思政课,用好社会的红色资源,发挥红色文化育人的巨大作用,正是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作用的题中应有之义。面对社会发展中的各种不良现象,要正确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正确处理得与失、顺与逆和先与后的辩证关系。其二,通过红色资源要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更要求思政工作者敢于直面现实问题,廓清青年思想迷雾、澄清模糊认识、排除消极干扰,让思政课堂摆脱被动学习的“冷气”,激发主动思考的“热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宗教观,旗帜鲜明地摒弃各种错误的思想观点,不断从党史学习中汲取红色力量,坚实中国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

最后,红色资源为思政课教学提供理路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3)杜尚泽:《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文艺界社科界委员的微镜头“共和国是红色的”(两会现场视察)》,《人民日报》2019年3月5日。红色资源所涵养的优秀红色文化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百余年星火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国际频发的安全事件、牵动世界局势的俄乌冲突等,都会对青年实现伟大梦想产生重要影响,这就更加需要思政工作者在波谲云诡的大浪中为青年牢牢竖起信仰的帆。一方面,高校要充分结合地方的红色资源特色,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思政教学内容,建设富有特色的红色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引导他们树立红色理想、践行红色事业,并尝试用新时代青年的语言逻辑与其交流,以通俗易懂的道理说服学生,以透彻的理论回应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从而达到启智润心的效果。另一方面,思政教师要掌握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密码,将思政课讲在“生活中”、刻在“理想上”、走在“校园里”,将红色文化元素嵌入青年人生的脉搏中,把思政课讲出深度、力度和温度,为青年夯实精神根基。高校思政教育作为青年素质教育迈入社会的最后一环,必然承担起筑牢理想信念的重要任务,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的使命。

站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节点,红色资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诠释迸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要以思政的视角解读红色党史,为中国青年筑精神之基、行使命之力、积复兴之势。

二、“大思政”视域下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的思想意蕴

“大思政课”之“大”,在于拓宽“大思政课”场域,采用灵活多样化教学形式,把中国共产党历史讲生动、讲深入、讲透彻,达到明悟于心、笃学明理的效果。同时,需要借助红色资源锤炼好思政教学内容和体系的“真材实料”,进一步增强思政课教学设计的学理性、系统性、合理性,形成良好的育人思政新生态。

(一)通过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实现授课模式创新

用好思政“大课堂”。通过参观革命老区、红色根据地、革命遗址、革命名人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观看生动详实的历史短片,听老一辈革命家讲革命历程,共唱红色革命歌曲、体验革命文化等活动,以声、文、乐、见的方式为学生创造崭新的授课体验,实现传道授业、浸润人心。第一,通过体验活动重现革命历史人物、场景,化虚为实,由古及今、以远到近,将思政授课内容以故事性、趣味性和情景性的方式呈现,使得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达到知、情、意的升华,打破以往理论与现实相脱节的授课壁缺。通过将思政课堂与红色资源相融合,让思政课教学模式更贴近学生心理认知和现实认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和生动性。第二,通过运用红色资源构建思政课教学全方位的授课模式,全面夯实思政教育的理论根基,坚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促进“红色科研”成果的积极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打造具有特色的思政授课模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培根固本、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

(二)通过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实现认知途径多元化

灵活讲好“大道理”。思政教育应充分发挥革命纪念场所的教育功用,整合地方丰富多样的红色资源,将道理与事实结合,将历史与时代统一,化被动灌输为主动探究。第一,通过情景模拟、情感再现等形式,激发学生本身的求知欲,从而带动知、情、意、行全方位沉浸,以学生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主动完成对思政课程的认知、学习与反思,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参观毛泽东故居纪念馆,使学生真切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苦难,切身感受到共产党人的朴素坚韧。第二,消弭学生们对历史的质疑,让学生身临现场,目睹实况,使书本上抽象的文字符号彻底转换为生动的画面,从而将文本的史料与现实的环境结合起来形成自我理性判断,实现对历史的肯定、精神的升华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笃敬。

(三)通过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实现教学内容优化

聚力锤炼“大课程”。第一,内容支撑。红色文化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用好红色资源让思政课堂的讲解更加“理直气壮”,以真理、情理、事理的有机融合讲思政,让课堂内容有更多的“干货”。第二,学理支撑。通过结合现实素材直面关切的社会热点,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和影响力,引导学生全面审视、客观分析现实问题,增强理论自信。在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西方文化渗透的途径更加隐蔽、悄然,“侵略”的程度更加暴力、深入,攻击的对象更加多元、广泛。思政人有必要、有责任通过红色资源讲述真实事实,澄明误解,加强青年道德修养,明辨历史是非曲直,增强青年自我定力。第三,学科支撑。红色资源的持续发掘和正确解读,使思政课有了更为坚实的材料储备。同时,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为红色资源的保存、传播和数字化提供技术支持,为思政课提供了更为现代化的手段。第四,人才支撑。在思政教学中,涌现出一大批红色资源的解读者和发掘者,这些优秀的人才成为思政课教学坚实的后备军,使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得到了时代性的优化和发展。

作为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征程的历史见证,红色资源是开展“思政+党史”课程最鲜活的素材之一。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探索更加多样有效的途径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堂和党史教育中,有助于青年赓续红色基因,衍育出强大的民族向心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三、“大思政”视域下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大思政课之“大”,在于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宽领域和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格局,在于将红色文化渗入“血液”,在于青年汲取红色力量,始终与党同心、与党同行、与党同进。

(一)融合先进科学技术,创新沉浸授课模式

在新媒体背景下,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传媒手段日益多元。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不主动创新授课模式、优化知识结构、更新课堂内容,也就更难以发挥思政育人的政治功用。面向未来,抓住了科技与思政的结合点就抓住了建设新时代思政教育体系的关突破口。因此,探索融合“科技+思政”模式对于创新思政课程体系有重要战略意义。

首先,以“融”媒体创新“红”思政。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学势必要与时代同频、与科技共振。如何将厚重的红色资源与现代新式传媒手段有机融合,在着力推动构建“线上+线下”的双向授课形式的基础上实现守正创新,是着眼于当下现实社会发展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高校授课方式根据防疫需要,或实行线上,或实行线下与线上相结合,其面对的困难之大、涉及面之广,前所未有。思政人面对如此之困难,既是机遇亦是挑战,在困境中寻求出路,在失败中求索希望一直是共产党人不变的亮丽的底色。全国各大高校从“云”课堂出发,探索新媒体技术创新思政课堂新模式,聚焦中国共产党历史多媒体呈现,开发思政主干课程的金微课,挖掘更深层次红色资源储藏,有效整合对接社会红色教育资源,运用数字技术建设智慧课堂、拓展教学场域、灵活教学方式,着力打造智能数字化思政教育平台,巩固红色文化教育成果。例如湘潭大学打造《“湘”谈“四史”》《恰同学少年》《换了人间——毛泽东的家书故事》等系列精品“金”微课,推动思政教学模式在困难中实现巨大变革,与时代互通,与科技共行。

其次,以数字技术沉浸“红”思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4)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求是》2021年第10期。 数字科技的变革,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扩充了信息传媒的途径,尤其是在各种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能否通过数字技术助力思政创新;面对新挑战,能否借助数字技术创新思政新模式;如何利用现代化数字技术,提升红色资源的社会影响力,成为思政教学探究的重要时代命题。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对人们的出行和交流产生了重要的钳制,这对红色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出新的时代要求,如何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又能解决之前“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虚拟仿真技术成为这个问题的最优解决途径。虚拟仿真教学技术可以实现全方位、立体化、沉浸式的教学体验,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真实感染力,使思政教学更有趣味、更有深度、更有效果。通过推动红色资源数字化,可以使其克服地域、环境的短板,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身临其境体验红色资源、参观红色遗址遗迹,使课堂教学更加现代化,使课堂内容更加贴近真实。学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听到历史故事,看到英雄形象。此外,应用数字技术使静态的历史“活”起来,实现现实与虚拟的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拓宽红色思政教育的传播途径和授课场域。当前,国内部分高校和博物馆已经研发并开展了虚拟实践教学、建设虚拟文化展厅。如湘潭大学扎根伟人故里,着力打造了360度全沉浸式爱国主义基地和虚拟仿真体验中心。红色遗址遗迹特有的历史厚重感和沧桑感本就具有肃然起敬、发人深省的感召力量。红色资源通过现代媒介技术的辅助,以虚拟数字技术构建虚拟场景、呈现立体虚拟声影等,更能提升参观者的体验、拓展参与红色文化的途径,使红色资源所蕴藏的精神内涵得到更充分地展现和传递。

最后,以艺术实践融合“红”思政。习近平指出:“要坚持教育引导和综合治理并重,建设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要识才、爱才、敬才、用才,引导青年文艺工作者守正道、走大道,鼓励他们多创新、出精品……”(5)《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人民日报》2021年12月15日。文艺承担着历史传承、铸魂培根的职责。第一,红色资源与艺术的融合,必须坚持政治性、多样性和艺术性相统一,通过“思政+艺术”的形式引导学生结合红色资源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创作出主题鲜明、内容厚实、形式多样的红色艺术作品,为培养德艺双馨的新时代青年筑牢政治生命线。第二,通过“思政+艺术”的手段,承担起传播红色文化和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重任,它对于纾困、引导现代文艺的先进创作方向具有重要的时代意蕴。第三,红色文化艺术要在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红色艺术作品的时代新内涵,将红色文化元素以生动的、艺术的手法呈现,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方式传播红色资源,为思政教育和艺术创作搭起沟通、传播的桥梁和纽带。如湘潭大学探索出“思政+艺术”的课堂模式,通过结合《恰同学少年》不同篇章进行艺术创作,以艺术的手法呈现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学生以油画、连环画、剪纸等多种形式,融入自身的领悟和情感,再现了百余年党史的波澜壮阔,实现了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和情感碰撞。学生在查阅资料中学习党史,在艺术创作中提升境界,又通过视觉化效果呈现,深切表达自己的感受、感想、感悟,交流自己的情结、情怀与情感。“思政+艺术”的授课模式不仅培养了同学们对美的内核的理解,更通过实际的劳动创造了美、传播了美,极大促进了青年与红色资源所承载精神的知、信、行的统一。

“科技+红色+思政”课程的创新性设计,不仅仅提升了青年对思政内容的兴趣点、关注点,更是增强了青年的守正力、创新力和开拓力,使青年在磅礴的红色文化氛围中擎定奋斗意志,肩负起奋进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二)开辟思政教育阵地,营造红色文化氛围

打通专业壁垒,探索“专业+思政”的思政聚合模式,把“课程思政”作为筑牢青年精神之基的重要途径,切中专业课与思政课相互贯通的联结点,营造全校园、全课程的“大思政”红色文化氛围,有力促进青年红色知识成果的有效转化。

首先,用思想政治教育拓展青年红色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6)《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在高校中开展党史宣讲是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学生转化理论学习于现实实践的重要途径。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党史宣讲团体是促进学生进行政治认同和使命担当的重要途径之一,将党史宣讲方式纳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是创新思政教学模式的重大创新,一方面使学生们在学、思、讲的亲身体悟中提升自我,触碰历史,增强对红色文化的底气,成为时代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另一方面,壮大社会思政教育发展的主体力量,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知、所思、所想,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和红色传统,扎根祖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从“要我学”“我要学”向“我要讲”“我能讲”转变。

其次,用思想政治教育营造红色文化氛围。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和开展活动的重要载体,对塑造学生价值观念、道德品行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营造良好的红色校园文化氛围,需要不断发掘和创新红色资源传播途径和表现形式,才能将红色资源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红色资源中每一种精神的形成都是一个个感人的经历,更是一段无私奉献的坚守。在全校乃至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是新时代党建和思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一,通过举办红色革命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专门的红色资源适用场所,通过网络平台共享红色资源库等方式实现“有的学”“可以学”和“学的懂”红色校园环境。第二,举办红色文化讲坛,邀请老一辈革命家讲述革命故事,聘请业内知名学者做学术报告,组织开展多样化的红色学术读书会,同时在全校开展党史知识竞赛,红色纪念馆讲解比赛,红色诗词朗诵大赛,红色作品优选比赛等。第三,成立红色文化发掘小组,对本地红色资源进行勘察、学习、确证等,促进红色文化与社会实践活动相融合,突破专业壁垒,从新时代大学生的视角进行“实地”或“在线”红色打卡,通过“红色研学+融合传播”的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杨开慧故居从“几纸情书”探寻悲怆又坚定的红色爱情,在彭德怀元帅的雕像前体悟“最可爱的人”锻造的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在沙洲村聆听“半条被子”蕴含的初心,在十八洞村感受“精准扶贫”后贫困山村的巨变。广大青年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亲耳聆听,不断在红色文化的洗礼中锤炼自身的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科学理性的辨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具体实践能力。思政课堂搬进学生的生活中,要摆脱传统授课的固化思维模式,完成思政主体由老师向学生的转换,真正让学生在主动创新和探究中学有所思、学有所信、学有所得,在红色文化的生活氛围中筑牢信念之基、凝练信仰之力。

最后,用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青年红色成果的转化。习近平总书记寄望青年:“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7)杜尚泽等:《新时代,总书记这样寄望青年》,《人民日报》2022年5月4日。青年能为新时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创新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管理、生产技术、市场营销和物流运输等技术需求旺盛,青年依托乡村红色资源,助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及附加增收项目,充分创新“思政+专业+”的智慧方案,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社会问题联结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创新活力,真正将知识成果转换为生产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与中华民族谋复兴贡献智慧方案。如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专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充分调研,结合现代传媒手段,以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的方式助力农产品的销售和宣传;西北农林大学的农业类学生深入农田,为农民诊断农作物病症,提供种植建议,实现科学务农、科教兴农。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积累了实践经验,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能够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定位,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青年进入乡村,将全面充实农业现代化的人才队伍,优化农业人员的整体架构,改进农业发展的行进模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从来不是一片坦途,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新时代必将赋予青年更艰巨的时代之责,唯有永葆初心,牢记使命,才能在历史的横流中成就丰功伟业,才能用青春和汗水谱写出乡村振兴的红色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8)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求是》2021年第10期。在高校思政课改革过程中,如何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至关重要。深入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发展,需要站在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时代之问上进行思政教学创新研究。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有利于广大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凝练高尚情操、练就过硬本领。推动构建红色资源与高校思政教学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与立体化融合,推动“思政+”模式与其它专业实现政科教同构、产学研交叉与跨学科贯通的多方位联动体系,可以更好凸显党史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功能,促进广大青年以更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