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述要

发布者:韩晗发布时间:2023-10-22浏览次数:390

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论述十分丰富,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阶级意识教育、共产主义教育、为人民谋利益和为人民服务教育、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对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阶级意识教育;共产主义教育;为人民服务教育;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论述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论述,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一、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与教育

马克思很早就认识到,在共产主义思想传播初期,真正重要的不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实验,而是理论阐述,是为之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恩格斯在给马克思的信中讲到,我们应尽快完成几部大的著作,给那些想干而又不知道怎样干的人提供理论指导。但“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有义务科学地论证我们的观点,但是,对我们来说同样重要的是:争取欧洲无产阶级,首先是争取德国无产阶级拥护我们的信念。”[1]203

列宁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2]312要沉着而且满怀信心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能偏离这条道路。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社会主义工作,就是在工人中间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使工人了解现代社会经济制度及其基础与发展,了解俄国社会各个阶级及其相互关系,了解这些阶级相互的斗争,了解工人阶级在这个斗争中的作用,了解工人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过去和将来所应采取的态度,了解各国社会民主党和俄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任务。斯大林也指出:“理论是概括起来的各国工人运动的经验。当然,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因为理论,而且只有理论,才能使运动具有信心,使它有确定方针的能力,使它能了解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因为理论,而且只有理论,才能使实践不仅了解各阶级在目前如何行进和向哪里行进,而且了解这些阶级在最近的将来会如何行进和向哪里行进。”[3]79-80因此,必须经常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鼓动。

斯大林还对党的干部提出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要求,“必须使党特别是党的领导者完全精通与革命实践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4]35“我们党的危险的缺点之一,就是党员的理论水平低落。原因是实际工作过于繁忙,打消了理论学习的热望,滋长了某种至少是不关心理论问题的危险的态度。”[3]224因此,要把党的宣传工作集中起来,扩大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宣传,提高党的干部的理论水平,加强干部的政治锻炼。此外,斯大林还对青年提出了学习列宁主义的要求。“如果共青团积极分子不把实际工作同他们的理论学习‘研究列宁主义’结合起来,共青团内就不可能有任何多少带些自觉性的共产主义工作。列宁主义是全世界工人革命运动经验的概括。……因此,研究列宁主义和学习列宁主义,就是使现在的共青团积极分子成为能够用无产阶级专政和共产主义的精神教育千百万共青团员的真正的列宁主义积极分子的最必要的条件。”[4]205“耐心地和顽强地学习列宁主义,——这就是共青团积极分子应该走的道路。”[4]206

二、强调阶级意识教育,重视革命的宣传与鼓动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阶级观念、阶级意识教育必须加强,因为这是无产阶级进行自觉的阶级斗争的主观条件。《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以便德国工人能够立刻利用资产阶级统治所必然带来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条件作为反对资产阶级的武器,以便在推翻德国的反动阶级之后立即开始反对资产阶级本身的斗争。”[5]434恩格斯还指出:“单靠那种认识到阶级地位的共同性为基础的团结感,就足以使一切国家和操各种语言的工人建立同样的伟大无产阶级政党并使它保持团结。”[1]216

列宁也强调,对工人阶级进行阶级立场、阶级观念教育以“唤起工人”,帮助无产阶级认清历史使命。任何真正的革命,都可以归结为阶级变动,因而启发群众觉悟的最好办法,就是分析革命中究竟发生了和发生着怎样的阶级变动。“与这种害怕无产阶级发展的普遍心理相反,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无产阶级的不断增长上。无产者人数愈多,他们这一革命阶级的力量也就愈大,社会主义的实现也就愈是接近,愈有可能。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工人阶级的功绩,可以这样简单地来表达:他们教会了工人阶级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用科学代替了幻想。”[6]2“因为马克思主义者,即任何一个觉悟的社会党人,在革命即将来临的情况下的首要任务,就是弄清楚各个阶级的立场,把策略分歧和一切原则分歧归结到各个阶级的立场的不同。”[7]32斯大林指出:“这是因为要实现社会主义,除了这一切而外,还需要无产阶级具有阶级意识,需要无产阶级团结一致,并善于领导本身的事业。”[8]3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重视革命理论宣传,这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不通过革命是不可能实现的。”[9]395“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5]155只有在没有阶级和阶级对抗的情况下,社会进化将不再是政治革命。而在这以前,在每一次社会全盘改造的前夜,社会革命的结论是:“不是战斗,就是死亡;不是血战,就是毁灭。”[10]655-656“如果这里的无产者按照英国无产者那样的规律发展,那他们不久就会明白,作为个人和以暴力来反对旧的社会制度的这种方法,是没有用的,他们就会作为具有自己整体能力的人们通过共产主义来反对它。如果有人能向他们指明道路,那该多好!”[11]19恩格斯也指出:“革命是政治的最高行动;谁要想革命,谁就要有准备革命和教育工人进行革命的手段。”[12]224“在革命中,也像在战争中一样,永远需要勇敢地面对敌人,而进攻者总是处于有利地位。在革命中,也像在战争中一样,在决定性关头,不计成败地孤注一掷是十分必要的。历史上没有一次胜利的革命不证明这个原理的正确。”[13]426

列宁成功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并对革命理论宣传作了丰富的论述。他在批判否定革命的论调时指 出:“他们用明显的诡辩阉割马克思主义的活生生的革命的灵魂,他们承认马克思主义中的一切,就是不承认革命的斗争手段,不承认要为采用这种斗争手段进行宣传和准备并用这种精神教育群众。”[14]523他还指出:“革命者在革命到来以前就预见到革命,认识到革命的必然性,教育群众认识革命的必要性,向群众说明革命的途径和方法。”[7]51斯大林也指出,要在党的日常工作中加强革命教育,使党的日常工作、党的实践和党的每一个行动能够自然而然对群众进行革命教育。

三、重视共产主义教育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共产主义作了反复论述,批判对共产主义的曲解和误解。共产主义不是抽象的原则,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而是一种现实的运动,是一种要改变现存社会的运动,它不是来源于某种抽象的哲学理论,而是从大工业的发展中,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中,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产生出来的。他们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反驳了人们对共产主义的曲解和诘难。“有哪一个反对党不被它的当政的敌人骂为共产党呢?又有哪一个反对党不拿共产主义这个罪名去回敬更进步的反对党人和自己的反动敌人呢?从这一事实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5]399“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10]185-186恩格斯阐述了共产主义的宗旨——“(1)实现同资产者利益相反的无产者的利益;(2)用消灭私有制而代之以财产公有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点;(3)除了进行暴力的民主的革命以外,不承认有实现这些目的的其他手段。”[1]406斯大林论述了共产主义的任务,“就是要打破东方被压迫民族数百年来的沉睡,用革命的解放精神来感染这些国家的工人和农民,唤起他们去反对帝国主义,从而使世界帝国主义失去它的‘最可靠的’后方,失去它的‘取之不尽的’后备力量”。[15]153

列宁、斯大林强调加强共产主义教育。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集中论述了青年团应该怎样用共产主义来教育青年以及青年人应该怎样学习共产主义的问题。他强调了青年人学习共产主义的必要性,论述了学习共产主义的原则要求,比如要学习教科书、小册子和文章中的共产主义知识,同时还必须与实际工作和现实斗争相联系,与工农劳动相结合,在建设新社会的实际斗争中学习共产主义,以成长为共产主义者。“单从书本上来领会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是极不正确的。现在我们的讲话和文章,已经不是简单地重复以前对共产主义所作的那些论述,因为我们的讲话和文章都是同日常各方面的工作联系着的。离开工作,离开斗争,那么从共产主义小册子和著作中得来的关于共产主义的书本知识,可以说是一文不值,因为这样的书本知识仍然会保持旧时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而这正是资产阶级旧社会的一个最令人厌恶的特征。”[16]283列宁还提出党要领导广大教师,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并论述了共产主义教育的基本方法,指出:“那么建立农村的苏维埃就需要进行长期的准备工作,其方法就是建立共产党支部(即使是比较小的也好),加紧进行鼓动工作,用最通俗的方式说明共产主义的要求,用突出的剥削和压迫的实例来阐明这些要求,经常派产业工人去农村工作等等。”[16]233斯大林也指出:“政治学校、苏维埃和党务干部学校、共产主义大学。这也是一种机关。党依靠它们来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培养教育方面的指挥人员,让他们在工人居民中散播社会主义的种子,散播共产主义的种子,从而把党和工人阶级在精神上联系起来。……党的任务就是要在这条战线上加紧努力,加紧培养和训练共产主义教育方面的指挥人员。”[17]165-166

四、强调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教育

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直强调要为人民谋利益。马克思早在中学时代,就提出为人类而工作。他在中学毕业论文中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18]459后来又强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5]411马克思还在《法兰西内战》一书中,强调普选权要为公社里的人民服务,这可以说是他第一次比较明确地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列宁论述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性质和方向,认为社会主义时期作家的写作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指出:“把一批又一批新生力量吸引到写作队伍中来的,不是私利贪欲,也不是名誉地位,而是社会主义思想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这将是自由的写作,因为它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2]666斯大林首次明确表述了“为人民服务”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认识到,知识分子在旧社会是为富人服务的,而在社会主义新社会是为人民服务的。这是因为从前没有别的出路,他们一定为富人阶级服务。现在,剥削阶级已经不存在了,他们一定为人民服务。苏联的知识分子是新型的知识分子,他们出身于工农群众,与人民休戚相关,其中大多数人都决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列宁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时,特别是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强调了共产主义纪律观念和劳动观念教育。他指出:“这次战争给了俄国人一个辛酸、痛苦、同时又是很重要的教训:组织起来,遵守纪律,服从指挥,建立一种可以作为模范的纪律。”[19]452他还强调,最重要的教育工作是要教育工人学会自我牺牲、自觉遵守纪律、忍受艰难困苦。特别要注意建立劳动纪律,因为劳动纪律是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关键。他认为吸引人们参加劳动,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最重要和最困难的问题。“建立新的劳动纪律,建立人与人之间社会联系的新形式,创立吸引人们参加劳动的新方式和新方法——这是一项需要许多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完成的工作。”[16]131列宁热情歌颂了“星期六义务劳动”所展现出来的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和精神,指出:“它表明这里正在形成和开始产生一种崭新的、与一切旧有的资本主义准则相反的东西,一种比战胜了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更高的东西,即大规模组织起来以满足全国需要的无报酬的劳动。”[16]93

五、加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共产主义是世界性事业,共产主义教育是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教育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十分重视国际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批判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旧的爱国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工人没有祖国”,列宁对“工人没有祖国”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即“(1)他们的经济地位(雇佣劳动制)不是民族的,而是国际的;(2)他们的阶级敌人是国际的;(3)他们解放的条件也是国际的;(4)他们的国际团结比民族团结更为重要。”[20]458以此强调社会主义事业的国际性,强调加强无产阶级的团结,并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

列宁一直强调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认为要经历一个与爱国主义断然决裂的时期。他对爱国主义作了概括,“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19]579这段话被人们当作爱国主义的定义,并在正面含义上广泛使用。其实这个定义既包含着爱国主义作为一种长期形成的深厚感情的某种历史合理性,也包含着对爱国主义局限性的揭示,即它是由于“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因此缺少国际化的视野,更意识不到国际主义的价值。之后列宁也指出:“我们是反对民族仇恨、民族纠纷和民族隔绝的。我们是国际主义者。我们力求实现世界各民族工农的紧密团结,力求使它们完全合并成为一个统一的世界苏维埃共和国。”[16]9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了国际主义的价值,但也不是完全不承认爱国主义的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在提出“工人没有祖国”的著名论断之后,接着写道:“因为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身组织成为民族,所以它本身还是民族的,虽然完全不是资产阶级所理解的那种意思。”[13]50其实,马克思之所以谈到工人无祖国,是为了反驳资产阶级对共产主义的曲解,反驳有人“责备共产党人,说他们要取消祖国,取消民族”。显然,共产党人并不是要取消祖国,取消民族,但他们的眼界在传统的旧式爱国主义之上。列宁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之后,也不止一次地讲要保卫社会主义祖国。再后来,随着世界革命进入低潮,各个国家的共产党人致力于本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爱国主义及其教育的地位也就日益得到承认并且更加突出。此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论述还涉及无神论教育、民族团结与平等教育、道德教育等诸多内容,限于篇幅,不再详述。

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论述,对新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这一基础性和核心性内容,始终旗帜鲜明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帮助人民群众树立信仰、坚定信念、增强自信;二是要与时俱进地对职工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职工群众认识到他们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历史使命,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勇担时代责任,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在国家建设中主人翁和主力军作用;三是深刻把握共产主义理想教育这一重要内容,新时代习近平用“革命理想高于天”“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来强调共产主义理想的重要性,要坚持广泛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对不同教育对象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共产主义道德、共产主义劳动教育,逐步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四是深入把握为人民服务的新时代要求,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为人民服务在新时代最直接、最生动的表达,加强为人民服务教育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时刻牢记人民的利益和呼声,将初心使命转化为担当作为,展现出为人民服务的新气象、新作为;五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赋予了爱国主义精神新的语境,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筑牢爱国主义的根基,破解爱国主义面临的时代挑战,凝聚好和引导好人民群众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斯大林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斯大林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7]列宁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8]斯大林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5]斯大林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6]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7]斯大林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9]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