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在这里诞生
“从莽莽荒原到万顷良田,70多年来累计生产粮食近1万亿斤——”
写在黑土地上的劳动者之歌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回望来时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接力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因为劳动创造,我们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今日起,本版推出“奇迹在这里诞生”栏目,讲述无数英雄、亿万人民在各个部门、各条战线、各行各业不断突破、创造奇迹的光辉故事,激励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奋斗者,在每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不断谱写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70多年来,北大荒累计生产粮食9570.6亿斤,向国家交售商品粮8116.6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连续11年稳定在400亿斤以上,为中国人端稳自己的饭碗作出了重大贡献。”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守聪说。
“挺进荒原 浇灌汗水”
北大荒集团机械收割作业。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昔日北大荒,今朝北大仓。从小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到三江平原,昔日荒无人烟的处女地,今日良田连片、林带交织、城镇棋布,粮食年产量从开垦初期的0.048亿斤跃升到2021年的460多亿斤。如今,北大荒以占全国2.4%的耕地面积,为国家提供了近14%的商品粮。
“设备更新 精神不灭”
北大荒垦丰种业种质资源库。资料图片
望向农场主干道上梁军的雕像,李洋说:“北大荒精神就是接力棒,会在这里一代代地传递下去。”
“服务大局 勇于担当”
2021年10月,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抢收大豆作业场景。许颖献摄
走进北大荒博物馆,一面长达25米的铜墙引人沉思,墙上镌刻着1.2万多名拓荒者的名字。“这仅是其中一部分,北大荒开发建设以来,共有5万多人长眠在了这片黑土地。”讲解员介绍,“70多年风雨兼程,铸就了宏伟篇章。每年大地上那层层的麦浪,就是一首首写在黑土地上的劳动者之歌。”
北大荒粮食年产量
1995年
首次突破100亿斤 用时48年
2005年
从100亿斤到200亿斤 用时10年
2009年
从200亿斤到300亿斤 用时4年
2011年
从300亿斤到400亿斤 用时2年
2021年
粮食年产量达463.2亿斤
“真正的生活,就是开拓。有志者事竟成,有坚强的事业心,人生才显得充实,精神才有所寄托,困难才得以克服,高峰才可能攀登。”
——张源培,被誉为“北大荒奶牛之父”。
“我并不富有,更不是富豪,我可以穿一双胶鞋几十年如一日走在田埂上,我可以用一支圆珠笔写满几十本厚厚的笔记,但是,为了垦区水稻事业的发展,我什么都舍得。人这一辈子图什么?图事业、图理想,我图的是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吃上北大荒香甜的大米。”
——徐一戎,被誉为“北大荒水稻之父”。
“那时晒场上堆着不少粮食。因为这是国家的,我们没有一个人去动一粒。”
——孔德喜,八五三农场粮食保管员。上世纪60年代,粮食成为国家的紧缺物资。他日夜守着如山的粮堆,即使长期挨饿,也不曾动过一粒粮。
“共产党员只能自觉适应革命,决不能要求革命适应自己。”
——张文忠,作为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战士,在北大荒奋斗了一生。
“苦干实干,誓叫荒山变青山。”
——孙俊福,宁安农场工人。在没有电、没有文化生活的大山里,从1976年到1995年共植树48万株,总面积达1480亩,为国家创造财富1600多万元。
“北大荒,红旗扬,好风光,生产大军上战场。赤手举,空拳张,裸头顶,露脊梁,真兄弟,好儿郎!草盖房,苇作墙,苇折薪,草照亮,草铺褥,苇垫床。今日草为人用人作主,昨日地被草占草为王……筚路蓝缕功勋大,移山填海任务忙,胼手胝足形骸苦,掀天揭地志气昂。点大豆,种高粱,苞米高,小麦黄。冬非不冷,秋非不凉,虫咬非不痛,日灼非不伤,更非粗粮胜细粮,人坚强……何谓劳动生产?何谓社会主义建设?何谓开辟北大荒?不是寒彻骨,何处梅花香?不是人劳碌,何由谷满仓?不为机器早替人力苦,何须六亿五千万人齐紧张!……何家子,何氏娘,何等英雄何模样,首开北大荒。不奇巧,太平常,一群小儿女,几多少年郎,跟党走,干劲升,无他长。”
——聂绀弩《北大荒歌》
奋斗者印象
1948年,18岁的梁军参加拖拉机手培训班,是班上唯一的女学员。为了学好驾驶技术,她咬牙搬起几十斤重的拖拉机零件。“我向党保证,坚决完成学习任务。”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是第三套人民币壹元券上的女拖拉机手原型。
图为梁军与第三套人民币壹元券。资料图片
北大荒开发建设初期,沼泽河流泛滥成灾。为确保七虎林河两岸几万亩低湿开荒地丰产丰收,1958年3月,上级决定在完达山西麓七虎林河上游兴建中型水库,命名为云山水库。云山水库总面积1.5万亩,设计灌溉面积为5.96万亩。如今,云山水库不但发挥着防洪、灌溉、渔业等多种作用,还成为云山农场重要的北大荒精神教育基地。
图为云山水库工地的劳动大军。资料图片
1968年,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承担起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1969年,新建的兵团六师决定开发三江平原东北部的抚远荒原。几十年过去,以六师师部和各团团部为基础的农垦小城镇已具规模,即今日的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它已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
图为1969年向抚远荒原进军的劳动者。资料图片
20世纪50年代,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的梁甲农、冯紫琅来到北大荒。两人受父辈影响在青少年时期便立志学农。夫妻俩面对北大荒的艰苦生活毫无怨言。近半个世纪,这对饱经风霜、历经坎坷的夫妻,向北大荒奉献了30多个小麦、大豆优良品种,实现了“兴农报国”的志愿。
图为“麦豆伉俪”梁甲农(左)、冯紫琅在田间工作。资料图片
徐一戎致力于寒地水稻栽培技术的科学研究,创造了在高寒地区水稻生产面积超千万亩、单产超千斤的奇迹。他把一年的时间分成了3部分:100多天在办公室里研究理论,撰写科研著作;100多天在水稻田间做科研和现场指导;100多天到基层去讲课、培训、推广技术。有人估算过,他在稻田里累计走过8万多里,相当于整整绕地球赤道一圈还多。他说,离开水稻,他的生命就会枯萎。
图为徐一戎在稻田工作。资料图片
人民日报2022年4月30日六版
图文来源:人民日报,北大荒集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