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黑土地上,三代垦荒人将“北大荒精神”薪火相传

发布者:柴旺发布时间:2021-05-31浏览次数:1859

昔日北大荒

中华粮仓北大荒 张伟/摄

九月的北大荒,秋高气爽,稻谷飘香,滚滚稻浪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鸟瞰建三江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一望无际的稻田,平整、密实如金色的地毯。用黑稻围种出的“三江情,七星梦”镶嵌在稻海之中,壮美辽阔。

坐揽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的北大荒,地势平坦、降水充沛,有着极为肥沃的腐殖质黑土层,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人们常用“捏把泥土冒油花,插根筷子就发芽”来形容这片土地的神奇和富饶。

然而长达半年之久的严寒冬季和夏日的酷暑难耐,让古往今来曾经觊觎这片黑土地的人望而生畏。

从1947年播下了开发北大荒的第一颗火种开始,先后有14万复转官兵、10多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内地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和数以百万计的拓荒者进军北大荒,他们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在人迹罕至的千古荒原上,建成了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让北大荒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大粮仓”。

从荒芜走向繁荣、从贫瘠走向兴旺,在党的领导下,老一辈垦荒人以千古荒原为纸,以一腔热血为墨,用智慧和汗水,描绘出人类垦荒史上最为英勇雄壮的画卷,铸就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顾全大局、锐意进取”的北大荒精神。

把国家命运与北大荒紧紧相连

“北大荒的历史变迁,就是一部壮丽的史诗。每一寸土地上,都刻写着闪光的诗句,这部史诗的作者,正是那些千千万万的垦荒人。”

在北大荒博物馆里,一面长达25米的铜墙前驻足了众多参观者,这里镌刻着1.2万多名长眠在黑土地上的转业官兵的名字。在长达60多年的拓荒史上,有5万多名转业官兵、支边青年、知识青年和知识分子,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北大荒这片土地。

新中国诞生后,在国家和人民急需粮食的危急时刻,人民解放军和复转官兵们在王震将军的组织下解甲归田、化剑为犁,拿出了在战场上勇往直前、百折不回的勇气,破土前行,向荒原开战。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战士们就在松嫩平原上建起100多个农场,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作战,也为党领导人民开发建设北大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拉合房子不防寒,刮着西北风,还往里窜着雪,外面刮着大风,雪还从墙缝窜进去,我们睡觉得戴着狗皮帽子,早晨起来,从胸前到帽子上都是一层白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回忆起当年的艰苦岁月,八五二农场离休干部张树发记忆犹新。

1958,当党中央开发北大荒的号角吹响后,来自解放军三总部、陆海空军和铁道兵等部队的十万官兵,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挺进北大荒三江平原,把自己的余生全部献给了这片黑土地。

在北大荒的雁窝岛至今还流传着任增学冒着生命危险三次扎进冰冷刺骨的泥浆中“潜水挂钩”的故事……

72年沧桑巨变,不变的是垦荒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垦荒精神。从三台火犁、手拉肩扛拓荒开始,到如今“国家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开发建设以来,北大荒累计生产粮食7800多亿斤,向国家交售商品粮6400多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00亿斤以上,商品粮调出量约占全国各省粮食调出总和的四分之一,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将理想和青春绽放在“黑土地”

今年5月,新中国第一代女康拜因手刘瑛带着她的新书《北大荒的女儿》从北京回到了她阔别多年的“第二故乡”北大荒赵光农场,在赵光农场小学的新书捐赠仪式上,她把孩子们称为北大荒的“脊梁”,希望他们能够不忘历史,传承“北大荒精神”。在刘瑛的深情讲述中,孩子们与刘瑛老人再一次走进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党中央“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下,一批批支边青年和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刘瑛就是其中之一。1950年3月,刚满14岁的她,从北京“飞”到了北大荒。“梁军姐姐是我的偶像,我要像她一样为国家做贡献!”在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的影响下,刘瑛从北京来到了北大荒。在开荒誓师大会上,刘瑛第一次站到人前,昂着头,挺着胸,声音洪亮的表态博得了全场的掌声,她说:“我十四岁来北大荒,二十四、三十四、四十四……也不离开北大荒,我永远是北大荒的女儿。”

1954年底,刘瑛作为农机技术骨干调往友谊农场工作。在开荒的日子里,她为了不停车,一手拿着馒头啃,一手把着操纵杆作业,班次工效由45亩、75亩提高到120亩,成为著名的开荒建场模范。1955年7月,刘瑛登上联合收割机驾驶台,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女康拜因手,创造了轰动全国的班次收割小麦375亩的新纪录。

后来,党组织送她到大学深造,毕业后本可留在北京工作,但她不仅自己回到了农场,还把母亲和弟弟也接了过来,在这里一干就是46年。

“扎根边疆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激荡的心在这片土地上澎湃,火热的青春在艰苦的岁月中燃烧,在第一代创业者的言传身教下,由知青们组成的第二代拓荒者用理想和青春绽放出耀眼的芳华,培育出乐观向上、坚韧不拔、不怕牺牲的垦荒精神。

不忘初心,将北大荒精神薪火相传

怀揣着和当年刘瑛一样的理想,2010年7月,一个叫何培雄的大学毕业生,背着背包,循着无数拓荒前辈的步伐,从北京来到了北大荒,疾步在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红卫农场。

“我理解的北大荒精神就是开拓、务实。我亲眼看到管理局局长常常早上3点就已经到地头察看庄稼长势,我也非常感动。现在,我每天上3个闹钟逼自己起床,好能尽早下到地头开始工作。”何培雄坚信,新一代的垦荒人秉承着老一辈的垦荒精神,定会推动北大荒现代化大农业蓬勃发展的进程。

秉承对黑土地的热爱和科技兴农的决心,一心扎根北大荒的何培雄几年间不断地创新,他发明远程遥控电井的设备遥控装置已经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范围内的54万亩水田、1800眼电机井上广泛推广使用。每年可节约劳动成本270万元,节约电力资源16.5万千瓦时,节约水资源300万立方米。

“不是说环境变好了我们就止步了,拼搏精神和北大荒精神还是原来的模样。无论是创新工作,还是在田里种地,都是在为农场的建设服务。”何培雄说。

“80后”的刘欣欣是土生土长的北大荒人,2007年从八一农垦大学毕业后,学习信息化科技的她义无反顾地留在了家乡,成为北大荒建三江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一名工作人员。从现代农业展示、科技创新研发,刘欣欣在工作的10多年中见证着家乡朝着科技化、信息化大踏步地前进。她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园区给大学生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她的很多同学大学毕业后都选择回到这里。“用自己的所学,建设家乡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儿!”

新鲜的血液让北大荒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如今垦区45岁以下的青年达到46万人,他们大多工作在生产一线和农业经营一线,为北大荒发展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征程上奉献着智慧与青春。

70多年来,北大荒精神三代传承,这里走出了无数优秀的北大荒儿女,他们在艰苦的岁月里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广阔的田野间,用青春和热血滋养着每一寸大地,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凝结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新一代的北大荒人,正在为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形成农业领域的航母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如果说老一辈的垦荒人是打江山画蓝图,那么新一代的北大荒人则是恢宏壮丽画卷的执笔者,在新时代的奋斗浪潮中,他们是画中人,更是奋斗者!

/ 记者手记 /

置身于北大荒的万亩稻田之中,望着那一望无际的稻浪滚滚,伸开双臂,携着稻香的清风拂过脸庞,一副壮阔雄美的丰收画卷徐徐展开。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无数的北大荒儿女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这里创造了人间奇迹,谱写出了恢宏的创业之歌。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用心感受,在北大荒博物馆和王震将军开发北大荒纪念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家国情怀让我震撼和敬仰,一个个垦荒的动人故事、一个个“战天斗地”的英雄壮举成为北大荒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精神最生动的注脚。

此次北大荒之行,又是一次寻找初心的教育,在记录三代垦荒人的故事中,感受到一代代北大荒人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担当,感受到北大荒人对脚下这片土地深沉的热爱。

“用自己的所学,建设家乡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儿!”这是此行听到的最深情的表白。

/ 对 话 /

北大荒精神激励我前行

——对话新中国第一代女康拜因手刘瑛

记者:北大荒给予了您什么样的品质?

刘瑛:北大荒的艰苦奋斗精神一直贯穿我的知青生涯,在追求理想的路上不断激励我前行。我的理想是当拖拉机手,在党的培养下,我不仅实现理想,还开上了收割机,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女康拜因手,与男人们共同驰骋在广阔的黑土地上!

记者:1961年您本来可以回到北京,为何又带着母亲和弟弟一起回到了北大荒?

刘瑛:我刚进入北大荒就许下了承诺,只要我能开动拖拉机,就永远战斗在北大荒。诺言值千金,我们都要为新中国建设出力,我们唯一的信仰就是希望“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记者:步入新时代,“北大荒精神”如何传承下去?

刘瑛:新时代,北大荒老一辈垦荒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孩子们要不忘初心,牢记垦荒人的奋斗史,用新思维、新理念给北大荒注入新的精神力量,让老一辈的垦荒精神在新一辈中薪火相传。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贾莹莹)

图文来源: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