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召开“荒原火种 薪火相传”北大荒精神社会实践研修活动总结座谈会,校长李翠霞到会指导,调研学院建设情况,并就北大荒精神深度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进行了交流。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北大荒精神与文化研究所所长陈彦彦主持,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北大荒精神红色研学基地骨干教师参加座谈。
会上,与会教师结合近年来参与北大荒精神社会实践研修活动的所思和所得进行了交流发言,认为通过开展北大荒精神主题实践研修活动,进一步增进了学校与垦区之间的情感联系,为各方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八一农大的“朋友圈”不断扩容,美誉度和影响力逐渐提升。思政课教师通过组织参与主题社会实践研修工作,进一步增进了对北大荒精神的感悟,在锻炼自身的同时,也教学相长启发了对思政课教学的深度思考。并对课程开发、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建设等方面对未来工作提出建议与设想。
李翠霞在听取汇报后,对学院在北大荒精神传承与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从三个方面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践行四个“自”,鼓励青年教师作为北大荒精神传承人要满满的“自信”,在经历成长的过程中要“自立”勇敢,在职业生涯中要时常“自省”,在服务社会、服务学校办学中“自强”,力争发挥最大的作用。二是善用四个字,即“融”字在前,将北大荒精神融入办学治校及思政教学科研全过程;“新”字为先,创新性地将北大荒的人物故事融入教学;“效”字为本,在研修研学工作中,要让先进人物、红色精神、历史文化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功效;“坚”字为要,坚定信念、坚守初心、坚持使命,为今后思政课铸魂育人谋新篇、开新局、迈好步奠定基础。三是应保持并扩大既有优势,有针对性地确立发展的方向与思路,通过打造系列微课和核心课程,进一步凝练农大特色、打破常规,拓展学术影响力,推动学校向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农业大学目标不断迈进。
最后,陈彦彦代表学院做表态发言,表示学院将积极发挥各级各类基地平台作用,努力为形成具有北大荒精神特色育人模式,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张赫 图/韩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