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雷声 龙晓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者:韩晗发布时间:2024-08-28浏览次数: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张雷声1 龙晓菲2

1.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7;2.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是逻辑整体性、方法整体性、历史整体性的有机统一。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重点在于涵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使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逻辑整体性应用于思政课教学,在于使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把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将方法整体性应用于思政课教学,则是在对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同一性、方法整体性与逻辑整体性的统一性分析中,帮助学生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将历史整体性应用于思政课教学,在于以实践为核心的“理论—历史—方法”的建构思路分析中,使学生理解历史整体性与逻辑整体性、方法整体性的交融,最终在“三个整体性”的统一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整体性 思政课教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是从理论原理逻辑、逻辑形成方法、展现逻辑历史等维度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研究,是以逻辑整体性、方法整体性、历史整体性为核心内容的有机整体。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关键在于应用。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引导学生完成从世界观向方法论的转化,使学生在历史的反思和追问中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逐步生成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一、逻辑整体性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逻辑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核心表征,是对理论要素的逻辑建构与复杂关系的状态呈现。逻辑整体性主要是从思维的形式、规则层面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在逻辑关系。逻辑之于理论的意义,犹如串线对于项链的价值。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犹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明珠”,那么逻辑就是把这些珠子串联起来的“线”。正是基于逻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由众多的单个理论原理演化为系统的理论原理;也正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备的整体思考,各理论原理才能在更宽广的范围内展现其深刻性、验证其科学性。马克思对自己的著作《资本论》作过这样的评价:“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1]可见,逻辑整体性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始终的思维方式,是建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链条”。

作为一个“艺术的整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逻辑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真理层面。它是从系统论视角横向解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体系,着重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概念、原理内部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主要组成部分原理相互渗透、相互耦合、逻辑递进的理论框架,由此形成一条以探寻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为线索的理论路线。二是价值层面。从事“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2]是马克思17岁时立下的宏伟志向。马克思的这一理想,因《莱茵报》工作时期对无产阶级悲苦境遇的同情而得到进一步明确。找到无产阶级饱受剥削的根源,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发展寻求出路,是马克思致力于理论研究的重要动因,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以唯物主义为理论武器,摒弃了唯心主义的“自我意识的人”、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个人”以及施蒂纳的“唯一者”,提出“现实的个人”的观点,并以人的“现实性”为抓手,从人的社会性入手,形成“现实的人—社会的人—无产阶级的解放—人的解放”的思考路径,最终贯通了一条实行无产阶级解放并最终解放全人类的价值路线。三是历史层面。发展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鲜明特性,也是其科学性的基本要求。从纵向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成的历史过程与原理运用、原理发展的时代化过程,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的两个阶段,反映了它在社会历史实践中的运用、在实践检验中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同时也形成各理论原理基于“理论原理—理论原理运用—理论原理发展”逻辑的历史路线。由此可见,逻辑整体性的三个层面,从不同视角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基本思路,虽各自独立却又相互交织,共同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过程的始终,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原理间相互支撑、交相印证、不可分割的整体性。

将逻辑整体性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从根本上讲,是由思政课的内容和性质决定的。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这个道理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道理,是以深邃的马克思主义哲理为基础、以科学的学理为支撑来展现的质朴的道理。因此,思政课首先是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而讲好思政课的关键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道理讲“彻底”,“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3]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彻底,就要有效应用逻辑整体性,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范畴关联、层次结构、演进创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4]唯有如此,才能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确保“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5]从而体现思政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特色课”的本色。

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逻辑整体性,可以弥补教材“章节”体例难以展现理论内容各要素间逻辑联系的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关于以逻辑整体性为视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的认识,涵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首先,从微观上扣紧概念、理论及其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从逻辑学上来说,任何理论都是在概念、判断、推理的演进中逐步形成的有机体,找准概念、理论间的关节点,理清逻辑关系,是建构更高层次理论整体的前提和基础。比如,人与自然作为构成世界的两大主体,确定两者的逻辑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建构关于整个世界一般规律的前提。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以文本为依据填实两者之间的缝隙、紧实概念间的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用纯粹经验的方法”,[6]立足人的生存发展引入“劳动”这一关键性概念,从而自然而巧妙地将两者连接起来。“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这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7]“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8]以劳动为理论节点,马克思、恩格斯抓住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也完成了物质与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价值与使用价值、认识论与价值论、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等基础概念或理论间的有效连接。

其次,从中观上建构体系化学理化的理论图景。“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9]也是使学生全面理解教学内容、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全貌的重要环节。比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教学中,需要我们从理论整体的视角去分析各原理之间的逻辑关系。从结构上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唯物论和实践论为基础,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主题,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为主旨,以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为手段,以资本主义社会为剖析对象,以社会主义为建构蓝图,描述的是一个以“现实的个人”为逻辑起点,以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为逻辑主线,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的理论体系。从层次上讲,它遵循“理论原理—理论原理运用—理论原理发展”相统一的逻辑,从核心层次原理上升到把核心层次原理运用于现实分析、再到形成新的原理的理论体系。再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人生观、价值观、精神信念、道德品格、法治素养等为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应用逻辑整体性,不仅可以注重教学内容各要素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还可以从道理、学理、哲理的贯通性上深化阐释教学内容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不仅从“是什么”的视角明晰教学内容的全貌,也从“为什么”的角度理解这些价值观念背后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为此,我们要以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石,以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的关系,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关系为理论节点,阐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爱党爱国爱人民之间的关系,在理想与现实的融通中,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道理、学理、哲理分析的统一,帮助学生确立成长成才的目标和方向,开展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

再次,从宏观上把握每门思政课在思政课课程群中的方位,并以此为基础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逻辑整体性虽然表达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逻辑,但其内在涵义也同样体现在思政课课程群的整体性建构之中。基于思政课课程群视角的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表现在:以“原理”课内容为内核,立足中国社会现实,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阐释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进行“四大选择”的历史过程,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中阐释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所实现的理论飞跃、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从世界观、方法论的视角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培养接班人。可见,各门思政课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统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与发展性相耦合,在理论、历史、现实的并蒂共生中展现为一个有机的课程整体。

在思政课教学中我们不能只着眼于教学内容本身,而忽略教学内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理论方位,忽略某一门课程在思政课课程群中的逻辑定位。例如,“原理”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是从理论维度解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在中国的创新性成果,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在教学中,需要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依托,借助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事实,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实现创新发展的现实依据和价值。“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从历史维度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回答中国怎样发展的问题,同样也需要“原理”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理论支撑,讲明政策背后的理论、理论背后的思想,使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必然性。“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虽然侧重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但教育以思想为根基、以事实为基础,这都离不开理论维度的深度解析和历史维度的科学证明。从这一点来看,其他课程都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开展有效教学的坚实基础。由此可见,思政课课程群的整体构建本身就体现了逻辑整体性的应用。这一应用告诉我们,教师在立足自身课程展开教学的同时,也要合理观照其他课程,使学生形成关于思政课课程体系的整体认识。


二、方法整体性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方法整体性是逻辑整体性的重要支撑,是展现理论逻辑关系的基础或支点。如果说逻辑整体性是串联各要素理论的“线”,那么方法整体性就是引“线”的那根“针”。正是由于方法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有普遍联系、一以贯之的逻辑整体性;但也正是依托逻辑整体性,方法整体性才得以完整展现,两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共同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整体性的要义。唯物辩证法是以联系与发展为总特征,以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为主要内容,以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为基本范畴,对关于自然界、社会、人类思维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阐释,是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为主体,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它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进一步探索和解释世界的方法论。对此,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0]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指引社会发展进步的理论武器,拥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在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中不断探寻真理、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逻辑与理论逻辑相融相织,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整体性与逻辑整体性融合的基础。

从根本上讲,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同一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逻辑整体性与方法整体性的同一性和统一性。说它们是同一的,是因为它们体现为一定逻辑层次、结构理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世界观与方法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世界观指导方法论,方法论贯彻世界观。说它们是统一的,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将其转化为系列具体方法,创新性地发展了系列思想和观点。这些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逻辑总结和方法具象的体现,这些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逻辑展开和方法运用的结晶,两者共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逻辑整体性与方法整体性的统一。具体而言,在方法的创造性转化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研究所采用的系统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原理的体现,“人体解剖与猴体解剖”的方法、历史分析法是永恒发展原理的体现,普照之光和特殊以太的方法、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等是对立统一规律中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的运用。这些都表明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作为科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转化为具体的方法,这些方法是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性发展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者从实际出发提出了系列理论和观点,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发展。例如,世界历史理论、生产力影响因素理论等,是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基本原理运用的结果;“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关系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是对质量互变规律的运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形态论”遵从的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发展逻辑;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的运用。这些创新发展的思想和理论,既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以其与现实的紧密性、针对性帮助人们解决现实问题、破解社会难题、推进社会发展,其自身也在新时代书写着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逻辑整体性与方法整体性在动态发展中深度融合、协同共生。因此,思政课教学要清楚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逻辑整体性,必须应用方法整体性,遵循唯物辩证法的研究范式。

事实上,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方法整体性,不仅是把逻辑整体性应用于教学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思政课育人目标的现实需要。立德树人是思政课的根本任务,它以“德”为先,强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涵养学生的德行,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以“树”为法,强调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以“人”为本,强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1]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可见,思政课所树的“人”,是愿意且能够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2]要改变世界,需要科学的思想理论,需要强有力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切实有效的思路和方法。思政课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认识世界的思想和知识,还应给予学生改造世界的思维、理念和方法,即让学生在系统学习中逐步学会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来武装自己,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本领,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整体性,必须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同一性、方法整体性和逻辑整体性的统一性出发,从思维方式、创新理念两个方面使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思想、上升为世界观,再从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在认知、认同中向践行迈进。

一方面,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授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虽然抽象,但却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世界观就是通过思维方式的确立和改变形成特定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方法,影响人们的观念、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发展。比如,“原理”课始终贯穿着实践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思维、系统思维、历史思维等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成为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特点,也是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重要方面。在这些思维中,最核心的是实践思维,它是实践观在思维上的反映,这种思维摒弃了旧唯物主义纯客体的和唯心主义纯观念的思考,主张用实践的方式将理论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在方法论上直接体现为用实践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践思维方式直接影响了人类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认识,改变了社会演进变革的方式。对实践思维的坚持和贯彻,使马克思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的束缚,坚定地贯彻唯物性思维,客观审视和剖析现实世界,努力探寻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将世界理解为一个有联系也有发展、有矛盾也有和谐、有质变也有量变、有高潮也有低谷的灵动而鲜活的有机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辩证思维、批判思维、系统思维、历史思维等,一以贯之地运用并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实践进程与理论成果之中。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人将实践思维付诸实践的生动体现,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是这一思维的科学证明。在与中国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思维创造性地提出了底线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等独具特色的科学思维,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内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思维中,底线思维主张“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13]它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质量互变规律中关于“度”的原理的体现;战略思维主张对关系事物全局的、长远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综合、研判、预见、决策等谋划,它是世界普遍联系、永恒发展观点,人的主观能动性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观点的运用;创新思维是对常规思维的突破和发展,要求在求新、求变中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它是对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贯彻和落实。总之,在思政课教学中,特别是在“原理”课教学中,只有讲清楚这些思维的世界观依据、方法论运用和时代性发展,才能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真谛。

另一方面,要重点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中提出的新理念。理念是世界观转化为方法论的中介和桥梁。历史上,欧洲中世纪的神学理念和近代社会的理性理念生动阐释了这一点。在神学理念下,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受宗教支配,使中世纪在黑暗笼罩下缓慢发展;而在理性理念下,人们开始崇尚自由、平等和民主,创造了现代文明、促进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提出了诸如新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新理念。这些理念渗透在具体工作中,形成了相应的方法论。比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分别从发展动力、发展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发展内外联动、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为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提出了统筹贯彻的指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反映了我们党针对“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的事实,倡导各国用世界眼光思考和处理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具有胸怀天下、合作共赢的境界。可见,理念是思政课教学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整体性的重要抓手,它是理解从世界观向方法论转化的环节,是理解思想、理论、政策、实践举措之间关系的钥匙,也是理解思政课课程整体性的关键所在。


三、历史整体性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历史整体性是从理论生成史的视角审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成和发展的整体,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演进的整体。历史整体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成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历史整体性与逻辑整体性、方法整体性是内在同一的。历史整体性是逻辑整体性、方法整体性的现实基础,也是逻辑整体性、方法整体性以时间和空间为存在形式的历史铺陈。逻辑整体性、方法整体性蕴藏在历史整体性之中,它们从历史整体性中来,贯穿历史整体性发展始终,并在引导历史整体性发展的同时推进自身的发展。历史整体性是逻辑整体性、方法整体性走向丰富、完善的实践保障和历史印证。没有历史整体性,逻辑整体性、方法整体性就无法在更宽广的时空视域展现和验证其科学性,同时,没有逻辑整体性、方法整体性,也就无所谓历史整体性,三者相互交织、不可分割。从根本上讲,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质决定的。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从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中,运用唯物辩证法剖析生动的、历史的“整体”,并将得出的理论观点置于实践之中,在社会历史实践中验证、修正、完善以形成理论原理。从认识世界中去改造世界、又从改造世界中去认识世界,成为马克思淬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模式,由此也铸就了马克思主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不断发展的实践品质。实践总是现实的实践,是以时间和空间为存在形式的实践,昨天的现实成为历史,明天的现实则是未来。实践展开的过程,就是过去、现在、未来相统一的历史过程,它不仅展现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也蕴含着在实践中孕育形成、发展完善的理论演进过程。历史,成为理论与实践交织、耦合的场域;方法,成为贯穿历史发展始终、帮助理论推演的工具;理论,是历史铺陈的实践反复淬炼的结晶。基于历史整体性与逻辑整体性、方法整体性的同一性,思政课教学要展现理论的逻辑整体性,就必须应用方法整体性,也必然需要应用历史整体性。

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历史整体性,需要从历史整体性与逻辑整体性、方法整体性相统一的视角,在理论和历史、实践的结合中,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中,讲清楚理论、实践、方法三者在历史中的贯通性、发展性、融合性,阐明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核心的“理论—历史—方法”的建构思路,引导学生以历史事实为基础深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发展性,逐步形成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彻底实现使马克思主义入脑入心入行的目的。

首先,理清源流关系,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身的历史整体性,在理论“从何而来”、“何以如此”、“如何发展”的逻辑进程中,讲清楚历史整体性与逻辑整体性、方法整体性的统一性。事实上,“原理”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开设,本身就反映出历史整体性在教学中的应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分课分时分段的教学形式会不自觉地肢解或割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历史整体性,这就需要我们遵循“理论原理—理论原理运用—理论原理发展”的演进逻辑,理清理论的源流关系,形成对理论全面整体的认识,即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通过“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取得了创新性创造性的理论成果的。

其次,尊重历史事实,阐明人类社会发展实践的历史整体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发展、壮大的历史中讲清楚理论原理的必然性、人类实践道路和方式的选择性,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历史相统一的整体性特质。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理论,必须反映时代的声音。”[14]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过程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的实践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长壮大的历史是内在统一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本身就是对“原理”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重要补充。因此,将理论、实践、历史截然分开是不科学且不现实的。马克思主义“是为改变人民命运而创立、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15]坚持理论、实践、历史相统一的整体性研究视角,从实践层面检验和创新理论、从理论层面指导和总结实践、从历史层面审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思政课教学应用历史整体性的必然要求。

再次,凸显方法视角,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历史贯通性,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核心的“理论—历史—方法”的建构思路。这里,我们以“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为例,从这个角度谈谈历史整体性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根红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观念、奋斗目标和执政理念。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两个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的人的需要、人的本质、群众史观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际,与中华民族“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的文化基因相结合形成的理论成果。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的历史来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有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不同表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完成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为己任,主张团结人民、依靠人民、“为人民谋革命”,即“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16]最终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开启了中国发展的新纪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革命已然胜利,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为人民服务”成为这一时期“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表达形式。此时,为满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17]我们党提出了以“三大改造”为核心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任务。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民最大的利益诉求是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对此,我们党将人民利益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主张“一定要使人民得到实惠,得到看得见的物质利益”。[18]为更好地保障改革的正确的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成为我们党推进改革的重要尺度,中华民族也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美好生活成为人民新的需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正式提出,并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始终铭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就是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19]就是要始终“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20]“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1]

不同历史时期“为人民谋革命”、“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以人民为中心”的不同表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历史实践形成的理论结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历史发展脉络的整体。它们生动地再现了方法整体性现实运用的历史过程,也具体阐释了方法整体性与逻辑整体性、历史整体性的内在统一性。正是基于方法整体性的贯通性运用,“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不同表达才体现出既相互关联又递进发展的逻辑整体性。它们都传承中华民族“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等文化基因,贯穿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解放和发展的价值追求,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的核心要义,共同表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而各自所处历史阶段的差异,又赋予这些表达不同的时代内容。“为人民谋革命”是为人民获取发展的前提——解放;“为人民服务”是摆正党、政府等上层建筑与人民的关系,从“皇帝本位”、“官本位”向“民为本”思想回归,确立人民的主体地位;“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为改革开放初期的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确立基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是在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新时代,全面维护和贯彻人民作为历史主体、权力主体、实践主体、价值主体、评判主体、监督主体等地位的要求。从历史整体性的角度来看,“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不同表达是对党的百余年发展历程四个阶段的历史回响。正是基于不同时期人民的不同需求,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反映时代内容的表达、制定了不同的目标、完成了不同的任务,体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也正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现实形成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

可见,在思政课教学中只有将理论逻辑演进的过程与实践的过程、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在逻辑整体性、方法整体性与历史整体性的统一中,才能使学生通过深入理解理论的逻辑、领悟历史的必然、明晰实践的意义,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自身、对社会、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价值性,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参考文献:

[1][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31,69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9.

[3][6][7][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519,531,506.

[4][5][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30,328,328.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7-208.

[9][14][15]习近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新境界[J].求是,2023(20).

[13][20]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88,83.

[16]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

[17]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639.

[18]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685.

[19][21]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