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缅怀国殇。在“九一八”前夕,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教学方式手段,思政部组织安排教师带领31名学子乘车远赴齐齐哈尔市参观江桥抗战遗址,缅怀英雄英烈,重温历史细节,开展实践教学,激励学生正确认识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
日出启程,迎着东方的橘红色晨曦,师生们怀着激动振奋的心情登上大巴,奔向期待已久的远方,沿途是一望无垠的平原旷野和湖泊湿地,装点着金秋九月的丰饶。跨过嫩江到达泰来县江桥蒙古族镇时,天净若洗、蓝色炫目。
这个位于齐齐哈尔市西南约70公里的江畔边陲小镇,一条整洁的主街穿城而过,铺展延伸至江边沙滩,红色砖瓦房与青翠的林木错杂斑驳,是东北小城镇常见的普通面貌,却因为1931年冬天在此爆发的“江桥抗战”而青史留名。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两个月内占领吉林、辽宁,取道洮(洮南)昂(昂昂溪)铁路进犯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嫩江桥成为其必经之路。时任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临危受命,高举义旗,身先士卒,重创敌军,打响中国有组织、大规模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第一枪,也被评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这次战役打出了中国军人守土为国的决心和敢于亮剑的斗争精神,彰显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尊严、不甘屈辱、英勇顽强的斗争气概,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就此拉开了帷幕。
在江桥抗战纪念馆内,师生们在讲解员的引领下,了解到江桥抗战的历史全貌,观看了战将领们使用过的武器、生活用品和大量珍贵的抗战图片,也亲眼目睹了日军侵华的累累物证。今天,站在凸显沧桑时光的浮雕前,同学们用心体验着历史的温度,江桥抗战那段金戈铁马的豪情与悲壮依旧历历在目。环境整洁、绿树环抱、鲜花绽放的江桥抗战纪念公园内,最醒目的是马占山将军乘着战骑的铜像:身姿挺拔、神情坚毅、昂首勒马、凝望前方,仿佛依稀可见当年血战沙场的情景。
同学们集体鞠躬,敬献鲜花,表达敬意。任何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英雄,任何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传承。我们瞻仰纪念,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重要的是感悟一种思想,传播一种文化,追寻我们民族精神的延续。站在嫩江畔“江桥抗战纪念地”石碑前,思政部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王坤为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现场情景教学课。他慷慨激昂地说,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战争史,一定要记住两座桥:一座是卢沟桥,1937年7月7日,打响了中国全面抗战的第一枪;另一座就是嫩江桥,1931年11月4日,打响了中国局部抗战的第一枪。
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全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将教材中的“八年抗战”字样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从今年9月1日起,“十四年抗战”历史教材在全国投入使用。“十四年抗战”的提法,还原了抗日战争的历史全貌,有利于人们全面把握抗战的发展历程,正确评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有利于对全体国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行系统的爱国主义历史教育。1937年的“七七事变”,国人家喻户晓,而早于卢沟桥抗战6年的“江桥抗战”、“中国军队有组织、具规模的抗战第一仗”,却少为人知。思政部此次组织大学生来到江桥抗战遗址开展实践教学,就是为了更好的触摸历史、更加鲜活的讲好中国的抗战故事,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牢固树立“十四年抗战”的概念认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86年时光飞逝,滔滔江水奔流不息,黄沙漫滩,人事代谢,草木枯荣。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战地的遗迹也几近湮灭,仅剩一截露土半尺、被铁栅栏围起的原嫩江桥木桩,一座被蒿草包围的斑驳“炮楼”。恰有大雁在征,羽翼匆匆,长鸣于空。历史不能忘却,时间会在心头镌下深刻的爱国情。站在岸边土崖上眺望辽阔山河,2016级飞行专业的张勃辰同学觉得历史并不遥远,感动就在身边。“以往学习历史知识都是在书本里、课堂上,这次来到抗战英烈们铁血鏖战、保家卫国的地方,身临其境,心情格外激动。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是我校党的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是今年学校党委的重要政治任务。
学校2017 年度党建、思想政治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要结合重大活动和重要时间节点,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向师生宣传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校党委书记李佐同说,要鼓励创新思政工作方式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向学生“对焦”,与学生“合拍”,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课外要设计更多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的活动,切实提高第二课堂的丰富性、实践性和实效性。
思政部主任陈彦彦表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鼓励引导青年学生走出书斋、走出校园,在社会实践中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加深对历史和国情的了解,主动找寻成才的目标和方向。将抗战精神、北大荒精神等优秀精神文化资源有机融入思政课堂,提升教学效果,是思政课发展的时代要求。这次实践教学是将地域抗战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同时,通过现场教学、情景教学的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创新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手段。
2016级人文学院英语2班赵晓桐同学归来后在参观感受中写道:“从清晨到日暮,十二个小时的奔波换来我们新的认知。而从1931年到现在,近百年的历史也从未被人遗忘。我们足够幸运,生活在远离战乱的时代,但安逸之余怎能遗忘历史?江畔的秋风吹拂着遥远的回响,那殷殷忠骨不会被时代所遗忘。江桥的碧空白云之上,永远都飘扬着铭记历史、展望未来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