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和黑龙江省教育厅的统一安排,在思政部的支持下,使我有机会以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的身份,到北京师范大学进修学习一年。学习期间,我能按照学校和思政部的要求,认真学习,较好的完成了北京师范大学规定的各项访学任务,顺利毕业。现将访学的基本情况,向学校和我们思政部做一下认真的汇报。
一、我在放学期间做了什么
1.认真参与教学活动。北京师范大学大学进修期间,实施自愿选课制度,什么都可以选。我主要是跟自己导师上研究生的课,用了两个学期,听完了自己导师的全部研究生课程。还选修了其他几位老师的课程。因为我们是对本科生上课的,也想看看北师大本科生的课堂的教学模式,还旁听了几次本科生的课程。感受是研究生和本科生授课形式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是课堂讨论,大家像讲课一样到讲台去讲自己的观点,本科生还是讲授式的,以老师讲为主。可能是讲专业课的原因吧,很多老师一般不会受教材的束缚,都是按自己的思路讲课的,更注重的是告诉学生要看那些书,这些书在什么地方能找到,还有就是会讲一些学科方面的研究动态、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像近现代史这方面。最后一次课,导师没讲课而是统计了近五年来教育部的历史方面课题情况,通过数据发现,社会史是目前史学家最青睐的,达到了60%的比例。
2.参与学术交流。去年12分月份,参加北师大历史学院与台湾东吴大学举办的中国近现代史硕士、博士论坛。这是北师大近现代史教研室一些老师组织发起的。另一方面就是听了几场学术讲座。
3.科研活动。师大的图书馆有丰富的历史资料,历史学院也有自己的资料室,此外,还有国家图书馆可以利用。进修的时候,我给自己暂时定的方向是研究伪满洲国法制史,围绕这一方向,在老师的指导下,尽可能的去挖掘是上述资源,丰富史学资源、拓展研究视角。在进修期间,和另外一位老师撰写了《伪满洲国法制史研究》一书,大概在10月份,在西南政法大学出版,另外写了两篇文章,投出去了,但都过去一个多月了,没什么信,这个就不确定了。这些成果不一定说明我科研水平就提高了,但是出去一年,在图书馆打交道的过程中,我知道了,在什么地方能找到什么样的资料。在跟老师交往过程中,明确了以后把那些领域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特别是感受到了,科研对大学老师的重要性。
二、访学回来以后我想做什么
1.倡导学校学术氛围的发展
前面讲过北师大给我的一种震撼就是学术氛围的浓烈。北师大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组织聘请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讲座。英东讲堂和敬文讲堂,几乎每两天就有一次讲座,特别是敬文讲堂只对学术影响力大的专家才开放。在哪里中国人用外语做报告,外国人用中国话搞讲座,学贯中西、文理交融,放飞激情。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真的是一种享受。还有就是,在北师大各种学术交流会议也很多,无形中都在提升着他的知名度。我记得2010年时候,思政部就开展了两次学术交流会议,特别是这次出去进行的学科交流,我感觉可以相互学习,而且可以拓展学术范围内的人脉关系,无形中也是对学校一种宣传。
2.认真做科研
在北师大进修这一年,更让我感觉到了科研对一个老师的重要性,接触过刘家和老师,它是研究世界古代史的,听他谈论历史,你就会感觉到在你面前的不仅仅是一个人,更是一段活生生的历史。学术地位、学术成果构建的学术尊严。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要多向科研倾斜。
3.倡导给学生提供更好的读书环境
再开教代会联合老师建议学校如果条件可以,给图书馆装空调。在北师大进修感受很深就是图书馆环境非常好,无线上网,每个座子能做几个人就有几个电源插座,方便上网。最主要的是有空调。尽管外边很热,但室内却凉爽宜人。所以图书馆去晚了,根本找不到位置,大家都在那里学习,学习的人多了,学习的氛围就上来了。当大多数学生都认可图书馆的时候,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还会上一个更大的台阶。
三、访学回来后我能为大家、为思政部做什么
1.学术交流方面,如果部里面认可,北师大历史学院同意的话,可以和他们通过学术讲座,聘请客座教授等形式,开展学术交流。
2.图书资源的利用。 北师大和我们学校图书馆在藏书方面各有特色,他们学校找不到养殖、种植方面的书籍,但是关于思政课这方面的图书资料还是很丰富的。我在那边还认识一些同学,如果咱们老师在这方面有需要的话,可以和我联系,我可以帮组大家查阅。另外,我还由国家图书馆的图书证,如果谁要去国家图书馆,也可以借给大家用。
3.其他教师如果想去北师大访学、进修的话,因为我在那里呆过一年,有什么事情欢迎大家来询问,
4.帮助出书。人民出版社。
最后,我想说的,谢谢部里面把这次宝贵的进修机会给了我,更要感谢我在外面进修一年的时光里大家给予的关心、问候和挂念。
一、我在放学期间做了什么
1.认真参与教学活动。北京师范大学大学进修期间,实施自愿选课制度,什么都可以选。我主要是跟自己导师上研究生的课,用了两个学期,听完了自己导师的全部研究生课程。还选修了其他几位老师的课程。因为我们是对本科生上课的,也想看看北师大本科生的课堂的教学模式,还旁听了几次本科生的课程。感受是研究生和本科生授课形式上,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是课堂讨论,大家像讲课一样到讲台去讲自己的观点,本科生还是讲授式的,以老师讲为主。可能是讲专业课的原因吧,很多老师一般不会受教材的束缚,都是按自己的思路讲课的,更注重的是告诉学生要看那些书,这些书在什么地方能找到,还有就是会讲一些学科方面的研究动态、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像近现代史这方面。最后一次课,导师没讲课而是统计了近五年来教育部的历史方面课题情况,通过数据发现,社会史是目前史学家最青睐的,达到了60%的比例。
2.参与学术交流。去年12分月份,参加北师大历史学院与台湾东吴大学举办的中国近现代史硕士、博士论坛。这是北师大近现代史教研室一些老师组织发起的。另一方面就是听了几场学术讲座。
3.科研活动。师大的图书馆有丰富的历史资料,历史学院也有自己的资料室,此外,还有国家图书馆可以利用。进修的时候,我给自己暂时定的方向是研究伪满洲国法制史,围绕这一方向,在老师的指导下,尽可能的去挖掘是上述资源,丰富史学资源、拓展研究视角。在进修期间,和另外一位老师撰写了《伪满洲国法制史研究》一书,大概在10月份,在西南政法大学出版,另外写了两篇文章,投出去了,但都过去一个多月了,没什么信,这个就不确定了。这些成果不一定说明我科研水平就提高了,但是出去一年,在图书馆打交道的过程中,我知道了,在什么地方能找到什么样的资料。在跟老师交往过程中,明确了以后把那些领域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特别是感受到了,科研对大学老师的重要性。
二、访学回来以后我想做什么
1.倡导学校学术氛围的发展
前面讲过北师大给我的一种震撼就是学术氛围的浓烈。北师大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组织聘请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讲座。英东讲堂和敬文讲堂,几乎每两天就有一次讲座,特别是敬文讲堂只对学术影响力大的专家才开放。在哪里中国人用外语做报告,外国人用中国话搞讲座,学贯中西、文理交融,放飞激情。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真的是一种享受。还有就是,在北师大各种学术交流会议也很多,无形中都在提升着他的知名度。我记得2010年时候,思政部就开展了两次学术交流会议,特别是这次出去进行的学科交流,我感觉可以相互学习,而且可以拓展学术范围内的人脉关系,无形中也是对学校一种宣传。
2.认真做科研
在北师大进修这一年,更让我感觉到了科研对一个老师的重要性,接触过刘家和老师,它是研究世界古代史的,听他谈论历史,你就会感觉到在你面前的不仅仅是一个人,更是一段活生生的历史。学术地位、学术成果构建的学术尊严。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要多向科研倾斜。
3.倡导给学生提供更好的读书环境
再开教代会联合老师建议学校如果条件可以,给图书馆装空调。在北师大进修感受很深就是图书馆环境非常好,无线上网,每个座子能做几个人就有几个电源插座,方便上网。最主要的是有空调。尽管外边很热,但室内却凉爽宜人。所以图书馆去晚了,根本找不到位置,大家都在那里学习,学习的人多了,学习的氛围就上来了。当大多数学生都认可图书馆的时候,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还会上一个更大的台阶。
三、访学回来后我能为大家、为思政部做什么
1.学术交流方面,如果部里面认可,北师大历史学院同意的话,可以和他们通过学术讲座,聘请客座教授等形式,开展学术交流。
2.图书资源的利用。 北师大和我们学校图书馆在藏书方面各有特色,他们学校找不到养殖、种植方面的书籍,但是关于思政课这方面的图书资料还是很丰富的。我在那边还认识一些同学,如果咱们老师在这方面有需要的话,可以和我联系,我可以帮组大家查阅。另外,我还由国家图书馆的图书证,如果谁要去国家图书馆,也可以借给大家用。
3.其他教师如果想去北师大访学、进修的话,因为我在那里呆过一年,有什么事情欢迎大家来询问,
4.帮助出书。人民出版社。
最后,我想说的,谢谢部里面把这次宝贵的进修机会给了我,更要感谢我在外面进修一年的时光里大家给予的关心、问候和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