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宏政、哲学社会学院王福生副教授、博士生杨白应邀参与我校思政教研部组织的“思政论坛”活动。
交流活动中,三位学者与我校思政课教师围绕“课程准备与读书积累”、“科研视角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吴宏政教授就课堂教学问题提出了“教师个人对学问的深入、透彻研究是取得良好课堂效果的先决条件”,吴教授还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的“多主体辩论式”教学组织形式为例,鼓励思政部教师根据授课群体特点尝试新的方法;王福生老师深刻剖析了教师应如何看待课堂教学与教科书之间的关系问题,为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教材使用的“度”做了有益参考;杨白则从“出身与出生”的概念辨析出发,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以及做学问应有的精神境界。
本次交流研讨作为是思政部“思政论坛”活动的开篇,为拓展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视野,深入思考教学效果、学术研究、读书等相关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促动作用。
思政部“思政论坛”于本学期初设立,旨在建设成为我校师生传播思想、交流观点、更新理念的有益平台。
交流活动中,三位学者与我校思政课教师围绕“课程准备与读书积累”、“科研视角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吴宏政教授就课堂教学问题提出了“教师个人对学问的深入、透彻研究是取得良好课堂效果的先决条件”,吴教授还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的“多主体辩论式”教学组织形式为例,鼓励思政部教师根据授课群体特点尝试新的方法;王福生老师深刻剖析了教师应如何看待课堂教学与教科书之间的关系问题,为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教材使用的“度”做了有益参考;杨白则从“出身与出生”的概念辨析出发,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以及做学问应有的精神境界。
本次交流研讨作为是思政部“思政论坛”活动的开篇,为拓展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视野,深入思考教学效果、学术研究、读书等相关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促动作用。
思政部“思政论坛”于本学期初设立,旨在建设成为我校师生传播思想、交流观点、更新理念的有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