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重要讲话中再提这些航天精神
发布者:柴旺发布时间:2023-02-23浏览次数:10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下午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在听取讲解和讨论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在重要讲话中,再次提到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航天精神。
点击图片查看新闻通稿
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1970年4月24日,经过广大参研参试人员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作为“两弹一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在为“两弹一星”事业进行的奋斗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我们培养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培育铸就了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广大航天人展现出了坚定的理想信念、高昂的爱国热情、强烈的责任担当、良好的精神风貌,你们不愧是思想过硬、技术过硬、作风过硬的英雄团队。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实施;2022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从蓝图绘梦到奋斗圆梦,几代中国航天人用了整整三十年,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任务,建成了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在建设航天强国、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增添了又一座彪炳史册的“里程碑”,在浩瀚宇宙书写了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壮丽篇章。
中国载人航天的脚步,未完待续……
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永无止境。希望你们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开拓性贡献!
2004年,我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实现了我国首次绕月飞行。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发射升空,12月14日顺利在月球正面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1731克月球样本顺利返回。嫦娥五号任务的成功完成标志着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圆满收官。2030年前,我国将实现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的“勘、研、建”,此后,再完成月球科研站的扩展与运营。
2019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对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的贺电中,提出了探月精神,即: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 26年来,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要传承好、弘扬好。要推广北斗系统应用,做好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等后续各项工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0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标志着北斗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取得决战决胜,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系统是党中央决策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工程自1994年启动,2000年完成北斗一号系统建设,2012年完成北斗二号系统建设。目前,全球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系统。 在建设北斗系统过程中孕育出来的“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已成为 “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血脉赓续,不断激励着新时代北斗人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