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师是“讲台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

发布者:刘鑫发布时间:2022-06-15浏览次数:10

从要素角度看,政治、思想和理论是高校思政课性质的三个要素,但我们对思政课性质的理解不应仅停留于要素层面,更须将其作为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以系统思维把握政治、思想、理论三者在每门思政课中的位置和关系,避免不同的思政课因侧重点不同而被上成政治宣教课、思想鸡汤课和理论思辨课。为了切实把握高校思政课的三位一体性质,教师应努力建构有马克思主义政治修养的思想者和理论家的职业身份认同,并依据所授课程特点,开展既有政治高度又不失思想厚度和理论深度的教学。



政治、思想、理论:高校思政课性质分析的要素视角和系统视角


从要素角度看,高校思政课承担着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理论教育三种功能,呈现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论性三种性质。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任何思想政治教育一旦失去政治精神和政治要求,就将失去其特性和价值。[1]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个特点决定了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本源属性,可以说,在高校所有课程中,政治性是思政课的身份标识,它旨在通过专门的课程教学使教育对象形成一定的政治观点、政治信念和政治信仰。就此来说,我国高校思政课的政治性可具体表述为:它对教育对象进行主流政治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教育;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其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性认同,并提升其政治鉴别力。


思想性专指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理性认识部分,涉及观念、意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等。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由两方面赋予: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备政治性,但它并非“硬性的、强制性的政治教育,而是注重思想引导、注重影响与改变人的思想的政治教育,它采取的手段主要以柔性为主”[2]。高校思政课不是通过政治纪律、命令和指示等外在化和权威化的办法使受教育者接受主流政治观,而是以内在的思想触动实现政治观的代入和改造。二是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性”。思政课本质上属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种“软件”机器不同于“硬件”机器的地方就在于它承担的是观念的再生产。


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性体现为知识与教学的科学性、学理性、逻辑性、有机性和系统性,以及知识对现实的解释力和干预能力。它源自两个要求:一是教育对象的心智特征。大学生更善于独立思考,思维的反思性、怀疑性和批判性远超中学生。高校思政课要针对大学生这一认知特点强化理论性,通过“理之论之”帮助其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重点解决“为什么”的认知问题。二是思政课的马克思主义属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仅高校所有思政课都在马克思主义统摄下开展,而且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论性和理论的彻底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与优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仍是最具穿透力、批判力和说服力的学说,这样一来,高校思政课也就被赋予了明显的理论性。


思政课的上述三种性质在每门思政课中都须齐备,我们应将高校思政课的性质视为上述三者构成的三位一体结构。对任何一门思政课而言,如果淡化政治,就会丢掉灵魂、迷失方向;缺少思想,就会变得干瘪沉闷、味同嚼蜡;没有理论,则会走向轻浮和游移直至化成心灵鸡汤。


政治性事关高校思政课的方向问题。但现实中却有部分教师将思政课当作通识课、德育课、公民课、人文修养课来上,这便是犯了方向性错误。因为,思政课虽然也具有人格升华、道德感染、人文涵养等通识教育功能,但它同通识课的最大不同就是亮明思想内容的意识形态性和分析方法的阶级性,始终围绕“为谁培养人”而组织教学。政治性于每门思政课都是“必选动作”,讲政治也须旗帜鲜明而非躲躲闪闪。但思政课的政治性并非直接以政治方式实现,而要融化到思想和理论中,以学术讲政治,用理论的深刻性和彻底性、思想的丰富性和感化力实现政治渗透和归化。故而要区分讲政治的目的和手段。一些思政课教师之所以被大学生戏称为“意识形态播放器”,问题就在于他们混淆了目的和手段或在手段方面存在“技术短板”。


思想性是高校思政课的关键,但它须由政治统领、以理论支撑。思政课的思想生产不能游离于政治和理论之外。一些教师一方面认为讲政治不仅“俗”,还会“束缚”和“矮化”思想,另一方面又缺少理论涵养,结果将思政课上成了修身养性的心灵鸡汤课。其危害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阶级分析法等都被满堂的“思想洞见”稀释掉了。那些缺少明确政治立场和理论逻辑的“生活箴言”表面上博得了学生的交口称赞,让其耳目一新乃至如获至宝,但若将它们连在一起就会发现其常常彼此矛盾,因为它们不过是从标签化的生活体验中抽象出来的思想碎片。学生若长期浸泡其中,容易在鸡汤化思维程序的格式化中去谋求“同世界和解”,竭力去成就一个清新脱俗和不入纷争的“小我”、同社会谨慎保持距离从而只会对人间疾苦表达“仪式性同情”的精神贵族,成为丧失社会痛感和责任感的“有深刻思想和顶级修养的冷漠人”。


理论性是思政课的根基,但它同样不应忘记自己的政治归属,不应疏远思想。如果把高校思政课比作一棵树,那么理论就是根,思想则是枝叶,根深才能枝繁叶茂。政治不可说教,思想亦不能横空出世,其生命力均来自理论。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政课要紧紧抓住以理论的彻底性说服人这个根本。但是,思政课如果从头到尾都流连于理论的逻辑性和学理性,而不将理论性同政治使命对接以保证政治方向、不同生活世界对话以生成灵动丰盈的思想,那么它势必滑向去政治化和没有血肉的思辨王国。从这个角度说,与专业知识课相比,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性“更强调理论的内在逻辑性和科学性所表达的思想性和政治性……这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内容所表达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知识性、思想性与政治性的内在统一性”[3]。



三位一体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高校思政课之政治、思想、理论的三位一体性,决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做到讲政治、有思想、懂理论的统一,决定了他们应是有政治素养的思想者和理论家。


列宁曾说:“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而且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是“有组织的知识分子”。但与其他教师相比,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这种特征更加鲜明和突出,因为,他们在本质上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意识形态武装中的一支重要战斗编队。


2015年新修订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增加了一条硬性规定,即高校思政课新任专职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共党员,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作对思政课教师“有组织的知识分子”之主体身份的一种公开确证。这就意味着,思政课教师虽不是政治家,但必须拥有政治家的眼光和素养,不仅要遵守党的组织和政治纪律,更要有政治情怀、政治操守和政治敏锐性。从这个角度说,思政课教师就是“讲台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


传道者必先明道信道。对湖南、贵州等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抽样调查显示,不信仰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政课教师不在少数。部分思政课教师仅仅把讲政治作为一条职业规范或外在纪律,并未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思政课教师若仅仅是出于敬畏“纪律”而讲政治,那么长此以往就会在表里不一中心生厌烦。如果思政课教师在讲政治时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又岂能让学生真懂真信?思政课严格的政治性需要思政课教师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深厚的党性修养,而要具备这些东西,不能单靠外在约束,更要靠自律即内心的信仰。信仰不是从天而降的,它是理论上澄明的结果,如习近平多次强调的:“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


因此,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思政课教师必须做理论的深度耕耘者,努力成为一名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底蕴的理论家。只有对各种理论进行学习、分析和鉴别,思政课教师才能打通自己信仰的“任督二脉”,同时从深层化解学生的各种困惑。比如有种非常流行的观点说:资本家在企业创办、管理和经营中也付出了体力、脑力乃至承担了巨大风险和心理压力,从而其利润不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是资本家上述付出的酬劳或回报;而且若企业倒闭工人就失去工作,所以结论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而非相反。笔者调查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赞同此观点;即便有的学生不赞同,也无法令人信服地说明原因,只是因为这种观点同他们之前一直深以为然的观点格格不入而在情感上难以接受,却苦于不能有理有据地反驳;还有的学生只是基于简单的政治正确而在口头上反对,但实则“口非心是”。面对学生众多类似的认知模糊和思想困惑,如果思政课教师不具备丰厚的理论储备和宽阔的学术视野,对中国国情没有大历史尺度下的纵深把握,必定难以给出让学生心服口服的解答。总之,没有理论做后盾,思政课就必然缺少说服力、没有战斗力,教师就担不起“讲台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这一角色重任。


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决定了思政课教师也要争取成为有马克思主义修养的思想者。思政课教师是学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启蒙者和共产主义信仰的引路人。“思想政治教育者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简单化满足于当‘传声筒’‘留声机’,照抄照搬,例行公事,按部就班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效果一定是不会好的;不仅如此,时间久了教育者自身也会感到厌烦,毫无成就感和价值感,必然产生职业倦怠。”[4]没有真正经自己充分消化后所得到的思想体验和话语,教师在讲台上就会抬不起头、直不起腰、自觉无趣乃至丧失尊严。所以,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把思想者乃至思想家作为自己身份建构的目标。要想成为思想者,教师就要博览群书、深入社会、热爱生活,做思想的修行者、实践的参与者,唯有如此,才能中西互鉴、旁征博引,才能以观点激发观点、用心灵碰撞心灵、以思想点燃思想,才能以雄辩之词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才能泰然自若地回击歪理邪说、捍卫真理,从而将学生带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上去。


简言之,高校思政课的术、学、道,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兼具政治素养和业务素养,既要政治强,又要本领高,努力将政治高度、思想厚度和理论深度集于一身,争做“有政治归属的思想者和理论家”。



实现高校思政课性质整体定位的策略


承上可知,对高校思政课的性质,我们应以系统思维将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视为一个整体,在整体中把握三者的地位、功能和关系。然而,每门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有差异,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调制”不同“配方”?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会,认为应在如下三个环节下功夫。


首先,精确梳理教材和教学大纲中的政治教育任务和目标。思政课要有思想、讲理论,但关键是要有什么样的思想、讲什么样的理论。教师应通过课程组的集体备课通读和消化教材与教学大纲,对本课程的政治教育任务和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一般来说,政治教育任务和目标在教材和教学大纲中有明确规定,但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融进即时性的政治教育任务。比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常规政治教育是回答好“四个选择”(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选择了改革开放),但也要即时回答党的十八大以后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新问题。再如,“原理”课应着重围绕“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资本主义为什么不行了”“社会主义为什么是人类发展趋势”等核心政治关切来统领课堂的思想生产和理论阐发。此外,每门思政课不仅要将政治教育任务和目标分解到章节中去,还应具体分析和研究在每个知识点上如何落实或体现本课程的政治教育任务和目标,这是最难、最费精力也是最考验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综合能力的地方。


其次,精准找出政治教育同教材内容的对接点,配足“思想武器库”和“理论工具箱”。“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地吸收。”[5]找准上述对接点,其实就是解决把政治这把“盐”撒到哪些思想和理论上的问题。如果找不到这些点,即便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很强,也很难实现政治教育任务和目标,因为思想感染和理论说服并没有用到点子上,属于无的放矢。同时,如果教师不经分析和研究就将思想和理论同政治教育生硬对接,则容易造成“低级红”现象,因为教师讲的思想和理论同这些内容并无真正或实质性关联,从而实际上产生了政治和学术“两张皮”的问题,给学生留下虚张声势、卖弄学问的负面印象。只有准确找到思想和理论同政治的融汇点,思想之光、理论之力才能彰显其价值和魅力,课堂才能自然走向“高级红”。比如,有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讲道德时,从批判康德的道德理性讲起,讲道德不是外在的律令,而是内心的法则,强调道德的自由、自觉、自愿,但若止步于此,那在这个问题上就没有找到政治性同思想性和理论性的对话点,充其量只是一门合格的道德哲学课。实际上,教师应继续通过“助产术”教学把学生引向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以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让学生认识道德的社会历史性、阶级性、情境性和感染性,将学生对道德的形而上学认知改造为关于道德的历史科学认知,进而识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道德观的根本异质性,同时正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观。


再次,精心备课,结合教学内容“烹制”集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于一炉的思政课“佳肴”。如果说上面两步是根据每门思政课的“政治口味”挑选思想和理论“食材”的话,那么最后一步就是“烹饪”。这一环节首先要做的是精心备课,考验的是教师的备课能力:政治教育任务如何化细化小?分为几个步骤?选择哪些思想材料、放在哪个教学环节?思想性如何落实为教学语言和声像图景?理论何时何地进入教学环节,理论概念和方法如何通俗化?等等。这些都是教师要花费大量心力谋篇布局的。经过这个步骤,最后的“工序”就是思政课教师通过动员各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为学生现场“烹制”精神大餐。总的来说,教师最后烹制出的应是“色香味俱全”的思政课。所谓“色”是就思想性而言的,即课堂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以及诠释这些内涵的可视化案例,学生在这些活灵活现的声像情境中感受思想对自己的包围感、浸润感、充盈感和满足感。所谓“香”主要是针对理论性来说的,即教师通过透彻的理论讲解,让学生体会到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的“香气扑鼻”,体会到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充满迷惑性的经验现实的巨大穿透力和解释力,产生拨云见日的认知幸福感。所谓“味”就是高校思政课中弥漫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味道”,成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教育将培养出学生敏锐的政治头脑和意识形态嗅觉,使他们能在各种事件、理论、学说中分辨其阶级性质和政治指向。当然,教学到这里仍未结束,教师课后还需对政治教育目标的达成度或效果进行调研,而后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


要明确的是,我们强调高校思政课性质定位的三位一体并非意味着不同的思政课在落实三种性质时要平均用力或用相同方式体现它们,而是说教师应根据每门课的具体特点,因地制宜地设计三者的出场路径和表现方式。唯有如此,思政课教学才能在征服学生眼睛、赢得学生头脑、唤醒学生灵魂的同时,圆满完成党交给的政治归化任务。


参考文献:

[1]宇文利.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政治价值观的再生产[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1).

[2]李合亮,李 鹏.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再认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

[3]管锦绣.关于突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性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5).

[4]白显良.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思想性特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

[5]本报评论员.沿用好办法 改进老办法 探索新办法——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1(1).



作者:付清松,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李 丽,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原文标题:政治、思想、理论:论高校思政课性质定位的三位一体结构